“第一版主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bz01.net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网 > 历史穿越 > 《苏厨》 > 第三百零八章 炽火的开解

《苏厨》 第三百零八章 炽火的开解(2/4)

章节列表
加以张力,并将碱洗去,纱线、织物便显现出神奇的效果——变得如丝般光泽。

    丝光处理之后,由于物理结构发生变化,结果引起其吸附能力、化学反应能力和一系列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。

    牢实,挺括,滑爽,透气排汗、吸湿性好,传脂传热能力强,穿着舒适、凉爽。

    而且它缩水小、着色强、不易变形,不易褪色、易洗快干。

    这就是后世的丝光棉麻——丝绸一样的棉麻!

    这样的丝光苎麻布料,因其“轻如蝉翼,薄如宣纸,平如水镜,细如罗绢”,一经面世,便深受达官贵人们的喜爱,首批产品被转运司全部购入,送往汴京。

    苏油当时一眼就能认出王中正李宪他们不是冒牌,就是因为这个。

    也不用再取什么雅致的名字了,直接就被称作“贡布”。

    知道穷得掉渣的夔州居然囤积着如山的苎麻,正为苎麻原料紧缺而着急上火的八娘都快要幸福得昏过去了。

    程夫人做主,四通商号先期投资八个水力作坊,形成日产八百斤苎麻纱线的生产能力,然后在夔州租用仓储中心,设立金融网点,用于苎麻的种植扶持和产品收购。

    秋收之后,江水消退,最后一段城墙开始向江边延伸。

    这一段有点类似都江堰的飞沙堰,用的是大竹笼装卵石,高度也只到人的肩膀,以后每年洪水过后加固。

    上游下来的木头,在江上被拦截下来,堆积成巨大的料垛。

    夔州造船业的条件得天独厚。

    地处夔门下游,不需要考虑滟滪堆的影响。

    大型船坞修整修整便可以投入使用,可以建造千吨级大型船舶。

    同时这里又是苎麻桐油漆树产地,船用填絮多得几乎不用钱。

    加上对苏油的信心,夔州型大型纵帆船,提上了设计日程。川中船舶制造基地,开始向峡口转移。

    这也是川中产业的重要转型,四通商号,开始准备与大宋第二大经济中心——吴中两浙正式接轨,形成大规模的商品交流。

    然而所有一切的前提,是安定。

    很多夷人村寨的山塘都已经修建完成了,秋收之后,大量的人力开始投入到梯田改造当中。

    山下的汉人们,也-->>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