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版主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bz01.net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网 > 历史穿越 > 《苏厨》 > 第二百一十八章 张天选

《苏厨》 第二百一十八章 张天选(3/4)

章节列表
人名宿,让名声得到传扬。”

    “我和老雷,与朝堂远隔,有些事情用不上力道,不过你放心,我一定将你们交托给永叔和圣俞他们。”

    苏洵感佩莫名:“多谢明公提携。”

    张方平笑道:“一封书信的事情,这不叫提携。”

    拈须转头,对着苏油上下打量:“不过这小子嘛,能否留在我身边调教?”

    啥?苏油瞪圆了眼睛,我就这么有老头缘分?

    “呃,明公你别见怪啊,我在眉山学宫……”

    张方平摆手:“龙山长那边我自会去说,成都学宫可是有蜀刻《十三经》正本,益州整体不如眉山,不过成都教学水平还是不错的,怎么滴?看不起我三榜出身?”

    老头你别瞎说啊,苏油都要吓尿了!你老人家是宋绶、蔡齐亲许的“天下奇才”。两次制科出身的天选之人,谁敢对你老人家不敬啊?!

    说起张方平的出身,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一种特殊考试制度——制科。

    制科考试的程序比科举考试要繁琐。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员由朝廷中的大臣进行推荐,一般是底层地方小官员,也可以是地方闻名的大贤,然后参加一次预试,最后,由皇帝亲自出考题。

    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,而制科考试是不定期的。

    选拔非常严格,远比进士试变态。

    首先,仁宗朝规定,参加制科者,须有二位大臣荐举。

    拿到举荐名额,还需向两制——即掌内制、外制的翰林学士、知制诰、中书舍人,这些一般都是文章大家——呈送平时所作策、论五十道。

    两制看了,觉得这娃词理俱优,便可以送去参加阁试了。

    秘阁试六道题,道道都是拦路虎。

    首先,出题范围就极其广泛——九经、兼经、正史。

    别忙,那只是主要的,接下来,还要旁及武经七书,即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——《孙子兵法》、《吴子兵法》、《六韬》、《司马法》、《三略》、《尉缭子》、《李卫公问对》。

    没完,还要包括《国语》,诸子百家。

    等等啊,上面这些是正文,光有这些怎么能体现出我们大宋制科考生的逼格呢?所以——历朝历代大儒们为这些经书所写的注疏,也在考-->>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