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版主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bz01.net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网 > 都市言情 > 《官路红人》 > 第14章 杨再新进村

《官路红人》 第14章 杨再新进村(2/3)

章节列表
在想,像双沟村这样的村子要扶贫,到底走哪条路才能真正做到脱贫?

    山村贫困的主要因素不外乎这些:缺资金,缺技术,缺劳力,因病贫困,家有伤残人,缺土地、缺项目等就显得高端一些了。综合起来,各家贫困的因素千千万,结果却是一样:穷困。

    当然,也有极稀少的贫困者,是因为自己懒惰,不肯下力气去做事。这样的奇葩,杨再新之前听过一些例子,乡镇干部和县里一些干部也都说过。

    双沟村地理位置偏远,交通闭塞,资源上也没有独特的优势。农业种植上,相对县里其他村寨,双沟村并不落后。但可耕种的农田偏少,人均稻田面积偏低。山地种植确实可开辟一些,但目前村里主要劳力都外出务工,一些山地和较远的耕田都荒废了。

    不仅是双沟村扶贫工作难以深入,难以找到实在的办法,县里其他乡镇、村组的扶贫工作,大多也是这种情况,工作走程序,效果听天命。上级查资料,纪律查打卡。至于能不能将村里的困难真正解决,有时候真不是改变们能够做到的。

    当然,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,国家很多政策的出台,还是给村里带来很多实惠。比如说土地耕力补偿,林木补偿金,养殖成一定数量后的补偿金,对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养老金,对失去劳动力的给低保金等等,都能够让这些人的生活境况得到较大改变。

    在农村,养老金每月103元确实非常少,但从无到有,103元能够解决油盐、水电费用,很可能还能到集市割一块肉吃。粮食这些基本口粮,可自种一些,子女亲属也能够给一些生活费,过日子没问题。

    杨再新之前了解过扶贫的事情,接触过村里的人,也接触过一线做这样工作的干部,看过不少汇报材料。但他确实没有直接的感受,对扶贫这个事情的认知,也是表面化、资料化。

    如今,到双沟村来会有什么样的改变、有什么样的作为,他也不敢保证。

    一路爬坡一路前行,快到山顶,路往半山坡绕过,随即看到双沟村。双沟村在一个峡谷,村子两侧分别是一条深深的峡沟。峡沟据说有几十公里,一直延伸到外省延伸到高原地域。

    沟里是溪流,流水比较大,水流清晰见底。只是这两条溪流汇聚在村前,然后从另一条峡沟溜走,没有往包寨镇方向走,而是离开横折县到临市了。

    从这山头看整个双沟村,则是一个最标准-->>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