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版主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bz01.net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网 > 历史穿越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第三百零五章 赵煦:要断章取义

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零五章 赵煦:要断章取义(2/5)

章节列表
文字抄到宰执专用的纸上,然后将之仔细叠起来。

    最后用一个专用的封皮,将之封起来,用笔在封皮上用大字写下:门下侍郎臣光进帖。

    然后,拿一张黄纸,贴在这封皮的另一面,在黄纸上写下他的奏疏主题要论。

    做完这一切,司马光就起身,走出都堂,亲自来到左昭庆门下,交给通见司的官员。

    因是执政上奏的文字,通见司不敢怠慢,立刻送到内东门下。

    在这里,有着閤门的内臣,将这奏疏文字,原样誊抄成三份,然后送去保慈宫和福宁殿。

    至于原本?

    当然是封存归档,以候将来查询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司马光的奏疏,送到赵煦手里的时候,他正在福宁殿的西阁指挥着冯景,带着人将最近从崇文院带回来的先朝文字、旨意,按照年月日远近以及军事、人事、经济分类。

    这也是赵煦一直在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福宁殿的西阁现在已经成为了他个人的档案馆。

    “司马公的奏疏?”赵煦接过来惊讶了一声:“倒是稀奇呢!”

    拿着奏疏,他看了看封皮,就知道这是誊抄过的通封状。

    通封状是大宋文臣的一种上书体裁,与实封状对应。

    两者的区别是:通封状是公开的,有司经手人,都可以查看,而实封状是秘密的,原则上只有皇帝能看。

    看着封皮上的文字,赵煦翻到背面,看着那张贴在背面的黄纸。

    这是贴黄,主要是介绍奏疏大体内容,概括中心思想的简短文字。

    也是大臣们,吸引皇帝注意力的最好办法——皇帝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。

    大多数奏疏,都是扫一眼贴黄,发现没什么重要的就丢到一边,让通见司交给三省有司去处置了。

    司马光自然是很会写贴黄的。

    不然,他也无法做到,虽然人在洛阳,但每次上书的奏疏,都能让先帝拆开去看。

    这一次,也是一般。

    司马光的贴黄上写着:恭唯太皇太后、皇太后深居九重,皇帝陛下富于春秋,四海之广大,闾阎之微隐,未尝亲身而目睹也!非采听臣民-->>

章节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