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版主网”最新网址:https://bz01.net/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网 > 历史穿越 > 北宋穿越指南 > 0544【赵桓的思想觉悟】

北宋穿越指南 0544【赵桓的思想觉悟】(1/5)

章节列表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(版主小说)www.bz01.net,最快更新!无广告!     开封城很大,因此钟鼓楼不止一处。

    隋唐宋元四朝,皇城里也有钟鼓楼,不知明代咋就给取消了。

    一个月误差两刻的时钟,朱铭感觉已经很精确,于是下令再制作两台大摆钟,分别置于钟楼和鼓楼之上。已经做好的那一台摆钟,则放置于大庆殿,用于君臣参加朝会时报时。

    开封的钟鼓楼为东西布局,鼓楼在东,钟楼在西。

    那是非常高的两层建筑,基座完全是城墙模样,下方还有一道过街拱门,算上石砌基座实际有三层。

    朱铭打算搞那种四面钟,四个方向都能看到。

    他问王道士会不会很困难,得到的答案却是:设计制造四个钟面,比加一根分针简单多了……

    反而是钟楼的中式房顶,不适合安装这玩意儿。

    晚清民国时期,也有类似烦恼。

    其解决办法极为粗暴,直接在钟鼓楼的房顶开洞,修一座小型西式钟塔上去。眨眼一看,就仿佛传统钟楼的天灵盖,骨质增生猛地长出一根独角。

    巨丑无比!

    但胜在省钱省事儿。

    朱铭当然用不着省事儿,让专业人士去费脑筋便是。得益于宋徽宗大兴土木,锻炼出许多优质建筑师和工匠。

    工部那边很快给出设计,收窄钟楼的顶层屋宇,继续往上面再盖三层。

    逐层越收越窄,如同佛塔一般。

    不知从哪天开始,东京市民猛地发现,鼓楼的鼓它不响了,每天只能听到钟楼敲钟。

    仔细打听才知道,鼓楼正在拆了上层重建。

    大家都没放在心上,他们被宋徽宗折腾习惯了,只要别强拆民居就没人在意。

    在成品摆钟搬去大庆殿之前,还就近弄到东宫放了几天。

    朱铭的妻儿们都来看热闹,觉得这个东西非常新鲜。

    “这针为何一直能走?”折艳绣蹲在摆钟面前,看了半天忍不住发问。

    朱铭简单解释说:“那个摆来摆去的东西,叫做单摆。如果空气和机械没有阻力,它就能一直摆动个不停,为这个摆钟带来动力。旁边像-->>

章节列表